Diary
《Deep Work》
Part2 Rule
rule1
策略5——向企业一样深度工作
do what和do how的区别。
- 书中所讲的例子,提升每年论文发表的数量是策略,是do what,但是围绕着这个策略设立四或多个执行纪律,是设立规范,是执行框架,是do how。
执行框架中包含:
执行目标(essential);
设立领先指标(影响每天的行为);
- 与领先目标相对的是落后指标。落后指标往往以具体失败结果呈现,是结果,而非原因,因此无法对人的行动产生指导作用。因此领先指标更基础、更底层。比如电销人员通话时长不够(落后指标),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话术没背熟、技巧不熟练,那他应该做的是多背话术、多听成功案例的录音。我的日语听力成绩不好(落后指标),单练听力是不够的,还要补单词、语法,熟悉对话节奏,总结听力技巧。
- 每天花在重要工作的深度工作时长;
- 每天花在读书+写笔记的深度工作时长;
设立记分板
- “更现实地”感受走过的每一步,也是给自己对抗nonessential的“底气”;
- “更有根据地”指导每一天的行动、调整接下来每周、每天的计划;
- 想象出来的计划太主观了,总是高估自身实力,总是抱着“岁月静好”的幻想。
- 在团队中设立记分板有助于竞争;
- 每季、每半年、每学期地去设立,在更长的时间去观察、总结、调整自身的行为。
定期检查成效
- 更长时间的掌控自己的生活,比如提前问学校下周、下月的日历、活动;
- 提前一周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活动;
- 每周配合记分板检查成效;
- 总结哪天做得好、哪天做的不好、距离正常进度要如何调整;
- 做得好奖励。
要懒惰 留时间、空间给生活
- (深度)工作结束,不再去想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事情
- 无意识大脑(system 1)更适合处理大规模复杂资讯。理性思维(system 2)“下班”后,system 1会自动“上线”。人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用system 1处理问题。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挺适合回想学过的知识,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偶然),某个问题就有了答案或者发现必须放弃某个行为。
- 有助于注意力重新“充能”。
- 深度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工作一天之后,做些令身心愉悦的事情会有助于注意力恢复;
- 熬夜工作是在透支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 晚上已经达到一天的精力极限(或者长时间深度工作之后),很难再进行有价值的工作。
- 比如高中晚自习,困得要死还要写作业;晚上加班,由于透支注意力,结束的时候头晕目眩(大傻子);
- 让system 1、多巴胺发挥作用。看些轻松愉悦的日语视频、日剧、去公园散步远眺。
- 留出一段时间计划第二天工作。
- 有一段工作期间会自己主动总结每天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第二天做,一方面为了应付上面,另一方面给自己一个“今天已经做得很好了”的心理暗示—放心到点下班就跑;
- 瞄两眼第二天的任务,哪个简单、哪个需要花功夫去核对也心里有数—给自己“一切可控”的安全感,有了这份安全感,就自然会留出一些缓冲来“摸鱼”提升;
- 最恶心的是有领导下班的时候安排任务,好容易建立起的“安全轻松感”被那条消息顷刻间毁掉。不过几次之后就学会找理由不看了;
- 反倒是自学的时候最“肯下功夫”—经常熬夜,效率也确实不高。
rule 2 学会拥抱无聊
几个结论
- 高心智、高专注能力是锻炼的产物;
- 只要分心了,就不是高专注;
- 注意力不断切换(不管是什么活动),都会对大脑的持久性破坏;
- 提升/改善注意力极限,必须进行“深度工作”训练。
- 后者是前者的正向指标。
- 无聊比没事乱玩更重要;
- 在自己的事上“逼”自己尽快完成。
深度工作训练的目的
- 提高专注能力(注意力极限);
- 克服对分心的诱惑。
三个策略
- 安排专门用来分心的时间
- 有规律有节奏地安排分心的时间(尤其在想分心时先安排专注时间),比如每30(15)分钟专注5分钟分心;
- 必须锻炼对分心的克制能力。
- 工作中的即时消息更要克制(真急事早打电话了,谁发消息啊)。即使是使用电脑的工作场景(码农)也可以先专注写、读代码30分钟之后再看消息;
- 生活、学习中非必要不刷手机(即时信息流Twitter、视频流b站等)。先玩的时候先克制5分钟再说;
- 比起互联网对我的诱惑造成的分心,我更应该抵制自己胡思乱想(overthinking、小姐姐、家庭)的分心。
- 尝试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
- 设定一个比预想、时间表上记录的平均时间更短的时间;
- 逼自己的注意力到极限,从而完成任务;
- 好处是保持在长时间不分心,心智对分心的抵抗力更强。
- 练习生产性冥想
- 在用体力而不用脑力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在单一而明确的问题上;
- 警惕分心、思考同一个问题;
- 有架构地去思考:
- 有大概的思路,知道“坑”在哪里;
- 这个解决方案有什么弊端。
- 练习记忆一副牌
- 用熟悉的地点与事物的视觉意向去练习记忆力,从而起到练习专注力的效果;
- 目标很明确;
- 无聊的时候想想这个。
rule3 拒绝任何好处心态
- 就跟勾画教科书上的重点一样,勾画所有相当于什么都没勾;
- 工匠的工具選擇法
- 找出決定你職業與個人成功和快樂的核心因素,只有當一項工具對這些因素的好影響遠超過壞影響時,才採用這項工具。
生活
- 任何职位、角色,都有起背后代表的核心利益(essential),你做一件事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好处,考虑这件事是否伤到了对方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