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日本

4.2

此刻,我坐在前往日本的飞机上,内心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激动和喜悦。是和未知本身打交道这件事让我兴奋。完全靠自己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和他国人交谈…

仅仅是好奇心得以满足我才兴奋的吗?还是在这些“第一次”中我对人生“似乎”多了些掌控感让我兴奋?

和日本小哥哥小姐姐(好好看)说话时,我完全没care周围国人的眼光,尽管这是一架国家航班,飞机上欧美、俄罗斯、东南亚等等其他国家的人林林总总不足为奇,但我似乎还是招了至少一个国人的注意。他在打量我,他处于什么目的、原因打量我都不清楚。

他的目光让我想起在老家我带着黑色头带出门时那些路人的眼光,想起我对大姨说起这件事时她的劝阻…能够摆脱这些目光真tm好。

踩到的坑:
1、没有提前向航班、机场询问飞机的值机时间。一般机场以机场为准;
2、值机时没有主动选位置;
3、廉价航班最考验体力;
4、办了手机卡之后,误以为不会再有诈骗电话;
5、学校在6天之后开学,在拿到学生证之前我无法办理银行卡、MyNumberCard、国民保险等,我没有就这个事情询问过中介、学校,当得知没有哪些东西我无法打工的时候,我才去问学校,此时已经过去了4天(包含周六日);
6、应聘兼职的人感觉变多了,开始面试、线上应聘了,因此间隔时间也变长了;
7、即使上周已经咨询过邮政银行,这次去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因为没做笔记,因为我在拿国内那套东西去往日本套。

潜在的坑:
1、廉价航班不能线上值机;
2、廉价航班可免费托运的行李有限制(数量、重量);
3、所有航班都不能托运有锂电池的东西。

感想:
1、有问题碰到工作人员就问;
2、不是每个黄皮肤都是中国人;
3、值机、安检、到候机区基本都是一条“隔离”线,跟着人群走基本没多大问题。

4.7
今天是来日本的第6天。我对打工、工作的事情还是会焦虑,只是这份焦虑在日本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中被消解。之前在国内无论做什么,都觉得自己落人一步因此总想超过。现在我发现参加“比赛”的只有我一个人—只有我自己在逼自己。

老高说我应该享受生活,老哥说生活是旷野。而我总是那个“一根筋”的人—做一件事时我会根据进度去设想一个预期,之后自己所有的努力、投入都会朝着这个预期迈进—哪怕我知道这个预期不切实际甚至是错的,但潜意识还是会向这个预期迈进。这导致我重复走了很多弯路,导致我今天踌躇不前。

但是为什么我会这么做?一方面我想知道事情是否如预料地那样发展;另一方面,是我享受这种类似随即漫步、新鲜感扑面而来的满足感—我满足于用一个又一个的小新鲜感去填补三点一线的人生。当我在描写这种感受时,总会想起《血色浪漫》这本书,里面主人公是个无论到哪里都意气风发、快活潇洒的能够按照自身意志去生活的人,而我是个无论到哪里都低声下四、自觉矮人一等的“太监”。这种阉割感不仅来自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疏离还有对自身生存方式的质疑、不满以及无力、无勇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