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自主性

简单总结下最近几天的思绪。现在我自身的感觉就像是一株无根草,随风飘荡,造成这个感觉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我已经没有了亲属的羁绊。我已经不把曾经父母住的现在爷爷奶奶住的那个房子当作是家了。从情感上来讲,他们不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总是意图控制我,我即使有不舍也必须离开,那个地方仅剩财产继承问题了。至于几个姨,她们看重的是我能赚钱,因此只要我还在赚钱,她们则会任何事情都由着我,任何事情都疏远我。父母果然是最珍贵的;

2、我自身极度缺乏目标感。目标对我而言也是一个锚,我约束自身行为的锚,一个不断自我激励的理由。只是很多时候,这个目标来自自我洗脑和蒙骗,因此时断时续,不能坚持;

3、自身欲望太多,但行动跟不上,导致抑郁。具体表现是总认为自己能学更多、总认为自己光看就能记住并学会、总是同一时间干两件事、总认为吃糖能和定期锻炼并重…这一点和成长环境、自身潜意识有关。每当我认为当下的生活自己能掌握时,就会发飘,欲望就会膨胀,长期行为就会中断。或许这一点可以通过树立小目标来改善。

成长程度取决于对本能的控制程度,只是我应该如何调和这两者,找个女朋友?当我看到”她”时,我才发现自己很难迈出那一步,怕被拒绝、怕周围环境的闲言碎语、怕自己某些观念被她挑战、怕改变…

最近在玩一个无限杀僵尸的游戏,僵尸掉落经验点,经验攒够一定数值可以获得新技能。玩了三天之后偶然间发现一个曾经被我十分嫌弃的技能竟是通关关键,有了这个关键再配上几个辅助技能通关轻而易举。人生、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等应该都存在类似的模式,需要逆向思考,需要试错,我在生活中真的有试错的勇气吗?我应该如何判断哪些人、事有试错的价值?

一些小观察:

  • 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因此很享受被信息“投喂”的快感,比如抖音自动连播机制、爆款视频的镜头切换频次和文字信息密度;
  • 文字即思想,因此多掌握一门语言就是多拥抱了一个世界,和编程语言相比,语言应用场景的复杂性要高出几个量级,因此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