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视频概述:某大博主在一家大型外企食品店吃出了异物,主动联系商家后要求按照法律执行:商家赔偿1000元,商家走完流程之后赔偿了该博主1000元+商品购买价格,共约1100元。该博主把全过程用视频记录并发在了网上,twitter一位网友进行了转发,并询问该做法针对另一家企业是否可以,诸多网友在该则帖子下面进行了评价(所有评价和视频都是中文)。
我看到一则评论,大概意思是:罚普通民众、小企业罚得很重,罚地方、国内大企业则罚得很轻,很不公平。且不论这一观点的对错,原评论和视频内容、网友提问不仅没有一丁点关系,而且两句话里面完全没有任何主语,即到底是谁在充当“罚”的角色。因为上下文的关系,我本能地把那位大博主代入了这一角色,因此读了三四遍才明白他的意思,彻底搞懂他的意思之后我把他拉黑了。
再继续看其他评论,至少三条对该博主进行了语言讽刺甚至辱骂,我不知道他们是出于嫉妒或是对仅剩不多外企的保护欲,我感到了愤怒——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还有一些评论对网友的提问进行的回答,大概是会赔偿原价、会进行三倍赔偿、不仅不会赔偿而且会被反告、封号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当社会环境开始不讲法律时,最先受害的弱势群体,比如残疾人、欠重债白领,其次是最低层劳动者,然后逐级向上一层一层危害吞噬。如果也不讲道义,那上层的人会盯着下层的人、邻里之间会彼此监视,但凡抓到一点机会要么占尽便宜要么往死里弄——绝不放过任何可以“掌权”机会,这大概也是太监这一职业得以延续几千年的原因。
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几乎所有评论都在讲述一件事:法律的缺失(却没人说应该怎么做),也没人称赞该博主行为,他合法地维护了自身权益,用行动说明挥动法律大棒确实有利可得,这是最好的普法教育视频。无论怎样的行政、武力、经济处罚,都不是自身忽视这一点的借口。反过来讲,如果连这一点都被忽视,那可想而知沉浸在这样的讨论空间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从未为自己没有掌握好另一门语言而如此后悔过。
最近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居住地附近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路面宽阔平整,绿化带人行道一应俱全,与之相对的是许多健身房、理发店、超市都建在地下,甚至三四个小区共用一个要超市,走上两三公里才能找到一个小贩聚集、人来人往的小巷子。菜市场边缘大牌子高高挂起,很友好的标示出了水果区、蔬菜区,想看自家电表需要找物业拿钥匙……人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环节而非中心被嵌入其中,成为城市发展的血液,孜孜不倦至死方休。疫情真的已经过去了吗,还是在某处窥视、潜伏等待下一次降临人间?
已入深冬,小巷子终日不见阳光,寒风吹得格外凛冽。走出小巷子便是宽阔的柏油路,再向前走几步便看到气派的入口石柱和高高悬挂的名牌,回身一瞧:xxx农贸市场。